一、诺如病毒流行病学特征
(一)病原学
诺如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,属于杯状病毒科。是一组形态相似、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,直径约为26~35nm,无包膜,表面粗糙,球形,呈二十面体对称。至今发现7个基因群,诺如i型和诺如ii型是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的两个主要的基因群。
(二)诺如特征
诺如病毒环境抵抗力强,在0℃-60℃的温度范围内可存活,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没有灭活效果。该病毒变异快,每隔2-3年即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新变异株,并且感染剂量低,为18-2800个病毒粒子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致病力。病毒主要通过病人粪便排出,也可通过呕吐物排出,潜伏期相对较短,通常12-48小时;
诺如病毒以轻症为主,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,其次为恶心、腹痛、头痛、发热、畏寒和肌肉酸痛等。儿童感染以呕吐为主,成人则腹泻居多,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,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、经食物和经水传播,具有明显季节性,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为自限性疾病,病情轻微,通常持续2-3天,预后良好,但不排除个别老人或者孩子症状严重,持续时间更长。
二、诺如病毒预防指南
(一)家庭预防指南
1.要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,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。同时加强体育锻炼,均衡饮食,提高身体抵抗力。
2.提醒孩子,喝开水、吃熟食,生吃瓜果要洗净,尤其不要生食贝类等海、水产品。
3.在学校若班级内有同学呕吐时,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现场,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可能。
4.如果孩子已被感染(或者尚未感染,但粪便或肛拭子经检测发现已感染诺如病毒)请务必配合学校和医疗卫生部门,将孩子的便样送到指定地点进行病原学检测,同时让孩子在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复课。
5.居家休息期间,应为患儿准备独立的食品用具,最好有独立的厕所,同时注意厕所的清洁、通风。避免与家里其他人的密切接触。居家隔离时不要外出,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。
6.建议家长主动学习并掌握诺如病毒污染物的消毒方法。
(二)学校等集体单位预防指南
1.学校应建立领导工作小组,制定应急预案,严格落实晨午检、缺勤登记、追踪制度及复课证明查验等制度。
2.配备充足的消毒物资及个人防护物资备用,定期对学校内公共场所的重点部位如门把手、楼梯扶手、水池、便器、电梯按钮等进行清洁及消毒。
3.校医应对在校老师日常消毒方法的培训,并对发生疫情后的消毒工作等进行质量控制。
4.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及传染病知识培训,同时做好学校饮水及食品安全的管理。食源性传播所致疫情多数由感染诺如病毒的厨工污染食物所致,感染者必须上报并立即脱离工作岗位,连续2次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上岗。
5.对家长及学生进行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,提高防病意识和健康素养。
6.学校应在厕所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,日常学习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知识教育及洗手方法培训。
7.班级内有学生呕吐时,授课老师应立即告知其他同学远离呕吐物,同时将发病儿童单独隔离,并向校医汇报,配合校医及保洁人员规范处理呕吐物。
8.校医应在疫情发生后及时向辖区疾控或者卫健委报告,并根据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指导开展进一步的数据报送、病例管理等工作。
三、诺如病毒感染呕吐物处置要求
(一)呕吐发生后处置程序
1.疏散。发生呕吐后,迅速组织其他学生有序离开事发地点。
2.隔离。患病学生带去隔离室(校医室),并随身携带呕吐袋。校医及时通知家长带其离开就诊。
3.呕吐物处置。
1)做好个人防护。依次戴上一次性口罩→一次性帽子→穿上一次性隔离衣→戴上一次性手套→戴上一次性鞋套。
2)消毒并覆盖呕吐物。根据物品准备情况,任选一:储备呕吐物应急处置包,分a包、b包和c包:
a包(含氯固化消毒粉 清洁吸附巾 刮铲和刮板):将含氯固化消毒粉均匀覆盖在呕吐物上后,用清洁吸附巾覆盖呕吐物。
b包(消毒干巾(内含高水平消毒剂)):打开消毒干巾(含高水平消毒剂),吸附面朝下覆盖呕吐物。
c包(漂白粉 清洁吸附巾):将漂白粉均匀覆盖在呕吐物上后,用清洁吸附巾覆盖呕吐物。
3)开窗通风。呕吐物覆盖后,立即开窗通风,降低气溶胶浓度。
4)移除消毒后的呕吐物。a.使用消毒干巾的,按压消毒干巾防水塑料面,直到呕吐物全部吸附,包裹后移到收集袋。b.使用漂白粉消毒,静置5分钟后,用清洁吸附巾包裹移到废物收集袋。
5)消毒残留污染物
用含有效氯2000毫克每升消毒剂的抹布擦拭移除呕吐物后的地面,丢入废弃物收集袋中。
6)消毒周围地面和物体表面。用浸有含有效氯2000毫克每升消毒剂的拖把拖擦呕吐物周围2米区域2遍,每遍消毒作用15分钟。
7)消毒拖把和抹布。用含有效氯2000毫克每升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,清水洗净。
8)脱个人防护用品。
组稿:袁 琛
审核:葛小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