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徐州气象连续发布暴雨、高温黄色预警信号,今年以来范围最大、强度最强、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闷热天气上线。随着气温逐渐升高,细菌繁殖速度加快、食物腐烂变质更易,现阶段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。市疾控中心提醒:暑假期间,参加夏令营、培训机构、外出旅游、就餐的人数较多,市民应注意饮食安全,把好病从口入关,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防控。
一、什么是肠道传染病?
肠道传染病是指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,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,病原体将再次传染其他人,这样的传染病就是的一类疾病的总称。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、痢疾、伤寒、副伤寒、甲型肝炎、戊型肝炎、脊髓灰质炎等。肠道传染病在气温高、湿度大、降雨量多、经济条件差、卫生设施落后、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较高,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。
二、肠道传染病的临床症状
大多数肠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、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,有些伴有发热、头痛、肢体的疼痛、全身中毒症状,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,甚至会导致死亡。
三、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
根据流行病学特征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和病原携带者,人群普遍易感染。主要通过水、食物、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昆虫进行传播,粪-口传播是这类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。
1、经水传播: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、呕吐物排入水源,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物、器具、手等都可使水体受到污染。饮用被污染后的水源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。霍乱、伤寒、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。
2、经食物传播:食品在的生产、加工、运输、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可能。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、进餐用具、手的接触、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。
3、接触传播:通过握手、使用或接触衣物、门把手、文具、钱币等生活接触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。
4、虫媒传播:苍蝇、蟑螂等都能起到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,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体内存活一段时间,甚至繁殖。到处活动的苍蝇、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。
四、常见肠道传染病
1、霍乱。它是由霍乱弧菌引起,属甲类传染病,传染性非常强,需要特别注意。经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。病人和健康的带菌者是传染源。典型表现为无痛性腹泻、呕吐,严重者可引起脱水死亡。人感染霍乱后,潜伏期通常为1~3天。大多数病例起病急,多为剧烈腹泻开始,然后呕吐,少数先吐后泻,大多数无腹痛,少数有腹部饱胀感。
2、细菌性痢疾。它由痢疾杆菌引起,属于乙类传染病。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。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,菌痢全年均可发病,但以夏秋季多发。典型表现为起病急,高热伴发寒战,继之出现腹痛、腹泻和里急后重(想拉又拉不出来),严重的病人可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炎,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。菌痢潜伏期大多为1~2天,短的数小时,长的可达7日。
3、伤寒、副伤寒。这两种病属于乙类传染病。伤寒、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甲、乙、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,好发于夏秋季。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。典型症状为持续高热、相对缓脉、全身中毒症状、玫瑰疹、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。伤寒潜伏期一般为3~42天,平均14天,病程3~4周。副伤寒较伤寒潜伏期短,症状较轻。严重者可发生肠穿孔等并发症。
4、甲型肝炎(简称“甲肝”)。它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。发病急骤,早期有明显的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等症状,约1周后,有些病人小便呈茶色,眼白(巩膜)及皮肤发黄(黄疸)。甲肝的潜伏期约15~50天。患了甲肝,主要靠休息和自身的恢复,切不可乱用药物,如用药不当,反可加重肝脏的损害,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。
5、戊型肝炎(简称“戊肝”)。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。戊肝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均与甲肝相似,但小儿戊肝的发病率低,孕妇患戊肝病死率高。如发现有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等症状,应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检查。戊肝潜伏期10~60日,平均40日。
五、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
肠道传染病发病突然,症状严重,传染性很强,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,把好病从口入关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。
1、加强水源和粪便的卫生管理,做好“三管一灭”工作,即管水、管饮食、管粪便、灭苍蝇。
2、讲究个人卫生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。常剪指甲、勤换衣服。
3、注意饮水饮食卫生,不喝不干净水,不吃腐败变质食物。尤其注意不吃生食,不饮生水。
4、避免在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;尽量少食用凉拌菜等易带致病菌的食物;在烹饪禽畜肉蛋以及海鲜时,应达到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时间,以杀灭病原体;贮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时,都应该生熟分开;隔夜食品应加热煮透后再食用。
5、对碗筷等餐具应经常煮沸消毒。
6、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。
7、当发生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,要及时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,以免延误病情。
疾控科 韩姝
2019年7月30日